宋丹:立式钢琴调整—正式工程(二) 3-3 180702
立式钢琴调整
——正式工程(二)3-3
文/宋丹
3、 脱进距离调整
脱进距离:指的是,当键盘击弦机械处于慢击键状态时,顶杆横向运动后期,其顶部在脱离弦槌座麂皮的一瞬间,弦槌的击弦点至其所对应的弦的击弦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目的:使演奏时的音色、触键达到良好的状态,工作量达到要求,均匀统一确。
工具:缩调扳、量具(尺)
标准:低音区3mm;中音区2.5mm;高音区2mm。
检查方法:目测观察和手指缓慢稳定的下压琴键相结合。
a. 在键盘击弦机械慢击键工作状态:顶杆脱进时,从弦槌的运动过程中能观察到一个
现象,即当顶杆脱离弦槌座的瞬间,因为几乎没有惯性作用,相应的弦槌会停止继续向琴弦的方向运动,出现短暂的停顿。与此同时,顶杆逐渐远离弦槌座,两者之间有了空隙,又因为弦槌座弹簧的作用,使弦槌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开始返回,向与琴弦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尾枕与接档木接实。
b. 我们要用眼睛观察的就是弦槌短暂的停顿时,弦槌的击弦点至相对应琴弦的击弦点
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观察时,需从弦槌侧面进行,目测的角度要尽量与弦槌的高度等高且贴近弦面。
c. 观察时,手指按动键盘下沉的速度要缓慢,特别是在接近脱进点的时候,一定要将
速度控制在弦槌有明显的停顿点,若速度过快,因为惯性的作用,停顿点会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眼睛无法准确观测,导致调整数据的不准确。
d. 为确保弦槌运行的速度,必须控制琴键下沉的速度,按键时,食指应顶住琴键前端
侧面,拇指下压琴键前端上部,用食指控制拇指下压力量的大小和均匀性,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图17-1)
调整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缩调木纽调节螺丝
a. 标准距离设定:用刻度尺从弦槌侧面测量当弦槌产生停顿时,弦槌击弦点和其对应
的弦的击弦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17-2)
b. 脱进距离偏大时,说明脱进过早,也就是说顶杆凸起部分碰到缩调木纽过早,是因
为缩调木纽距离顶杆凸起部分距离偏小,缩调木纽偏低。需要升高缩调木纽的位置,此时应逆时针旋转缩调木纽调节螺丝,使其达到合适的高度。旋转的幅度,视脱进距离的数据差值大小来定。
c. 脱进距离偏小时,说明脱进过晚,也就是说顶杆凸起部分碰到缩调木纽过晚,是因
为缩调木纽距离顶杆凸起部分距离过大,缩调木纽偏高。需要降低缩调木纽的位置,此时应顺时针旋转缩调木纽调节螺丝,使其降低合适的高度。旋转的幅度,视脱进距离的数据差值大小来定。
d. 调整缩调木纽调节螺丝时,缩调木纽扳应从弦槌背档后部进入。缩调木纽扳与缩调
木纽调节螺丝之间应基本平行,尽量不形成夹角。若角度过大,可适当推起弦槌背档,使缩调木纽扳的操作更便利,避免损坏相关部件。(如图17-3)
注意:设定标准距离时,注意测量工具的取点要准确,一定要找准两个“击弦点”的位置,
并做直线测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如果弦槌存在磨损问题,槌冠的厚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脱进距离正确,最终也会影响击弦机的工作状态及弹奏触感;弦槌与弦的对合状态,因弦槌与弦的角度偏差,也会影响弦槌脱进距离最终调整结果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