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申请

霸拓资讯infomation

首页 > 霸拓资讯

陈艺聪:四分之一中庸律、基恩伯格律与十二平均律听觉比较-引言 350303

2025-02-28

四分之一中庸律、基恩伯格律与十二平均律听觉比较-引言

文/陈艺聪(星海音乐学院)

来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引 言

在现代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调律技术百花齐放,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其宗旨都是服务于音乐以及人类的听觉。许多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总是会思考,如何使得自己演奏的作品在有自己的个性同时,能够更贴近于原著,所以大家在演奏作品之前都会去研究关于作曲家的生平,但是一场好的钢琴音乐会单凭演奏者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其成功离不开其背后团队的努力,调律师在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使得钢琴与演奏者之间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但是音乐是有个性的,调律也是一样,我在探索调律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之拘泥于一种律制,一种数据,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

十二平均律作为当今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律制,其成为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都必须要精通的一种律制,但是纵观律学的历史,在十二平均律之前还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律制,它们为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其在音乐演奏中,体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正因如此,我想通过研究这些律制的色彩了解当时人们对于音乐审美的喜好。

我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问卷、总结、等步骤,最后呈现出这一篇论文,在收集资料方面我主要是从网上查阅资料以及看书的形式进行,从中发现我对律学知识的认知少之又少,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将资料中关于律学的难点一一解决,然后对收集回来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了论文的框架以及方向。因为律学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而且研究的人比较少,本人特地在第一章节加入了一些律学的基础知识,让读者可以更快的理解我后面讲述的东西。论文中有许多图表,这些图表大部分都是本人亲自计算得出的结果。

实验是以失点测试还有实际演奏效果两大部分组成,失点计算为了让大家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不同律制它们在图表上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呈现。其与十二平均律的差别是什么。实际演奏效果主要是以演奏结合问卷调查的模式进行,为了让大家从听觉上感受中庸全音律、基恩博格律与十二平均律之间的差异。

最后的总结部分则是对之前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

我个人认为不同律制在乐器中的表现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能概括性的说哪一种律制是优秀的,哪一种律制是差劲的,不同的律制反应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对于音乐音响的追求,但是要百分之一百还原当时的音响是不现实的,而且在实际音乐会演奏中较难实现,所以本文的实验主体是以现代钢琴为主,本人认为这两种律制在现在音乐表演中依然存在着它们的价值,下面请大家看下文一一揭开中庸全音律与基恩伯格律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