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萱:不同触键方式下钢琴声音频谱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241230
不同触键方式下钢琴声音频谱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赵子萱(中国音乐学院)
来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一、研究目的
钢琴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不仅是因为作曲家创作了优美的旋律、多变的节奏、丰富的和声进行,还因为演奏者灵活的运用手指控制触键的为度和速度。有关钢琴演奏技巧和触键技巧的著作层出不穷,每一位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一套系统理论,他们的这些观点,绝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与长期的摸索、并且总结前人经验而得出,其实用价值无可厚非,笔者也认为自己是这些著作的受益者。但这些经验之谈始终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与论证。因此笔者试图尝试用科学的方式—声学测量的方法,探讨声音的客观属性,研究触键方式改变与音色变化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角度分析组成声音的各个谐音的变化情况。从而让演奏者对触键方式与音色之间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理论意义
本研究将声音音色的听觉主观性与物理客观性相联系,将不同触键方式给音色带来的影响使用科学的方法W数据、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试图将音色变化的主观量转化为客观量。在国外使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已稍有初探,但在国内这一研究方法只有个别人尝试,因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填补国内对触键力度、击弦力度研究的空白。同时希望此研究有助于演奏者对钢琴触键技法有新的理解和认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数据统计归纳法、快速傅立叶变化信号处理方法研究触键方式和音色的客观属性,力求得到一个科学、可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