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意:浅析中国钢琴文化的渊源4-3钢琴文化的“中西合璧 241223
浅析中国钢琴文化的渊源4-3钢琴文化的“中西合璧”
文/胡如意(温州大学)
来源/ 《学术探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大量历史实践表明,文化的进步,必然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所有的技术创新都会带动人文创新的发展。在中国,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日益成熟与发展,若想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必然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导。音乐文化作为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的形式,对人类精神的升华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通过音乐,点亮了人们的心灵、点缀了幸福生活。人们在音乐中寄托美好的人生理想,激发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可以说,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是生命的源泉,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审美情趣,在继承与发展中,推动民族进步,发挥重要作用。钢琴作为一种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重要使者,其独特的地位是其他乐器不可取代的,钢琴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以及五花八门的演奏技巧,甚至可以同大型管弦乐队媲美。另外,钢琴的应用十分广泛,表达情趣非常丰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8]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形成一道独特的、中西合璧的中国钢琴文化风景。
正是这一特殊的经历,预示着我国钢琴教学、钢琴表演艺术等不断推向世界的最高水平,探索新发展、新高度。而无数的成就也表明了中国历代钢琴艺术家的顽强奋进、披荆斩棘的不懈精神,为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钢琴表演艺术、钢琴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一跃步入世界一流行列。这一西方传统音乐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结出丰硕的文化之果。如今我国著名的钢琴天才李云迪、郎朗、叶子、陈萨、沈文裕、胡丁琦等等,都将成为我国钢琴界的明珠。[9]这一批新生代的“小钢琴家”,正在为我国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高雅、清新的艺术氛围,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等而不懈努力。
以钢琴在我国的地域分布来看,可划分为一南(上海)一北(北京)两个中心,九大音乐学院分别分布在全国各大行政区,再加上深圳、厦门、宁波三大东南沿海特区。中国的钢琴文化,正在肥沃的土壤中欣欣向荣:①由于深圳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受香港钢琴文化的影响作用。香港素有“东方明珠”的美誉,在钢琴制造、钢琴演奏、钢琴教育以及钢琴文化传播等方面开拓先河,国际交流非常频繁,再加上深圳自身的繁荣发展,深圳与香港人文沟通活跃,对钢琴文化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②一直以来,厦门鼓浪屿是外侨的聚集地,可以说家家户户有钢琴,岛中琴声不断,正所谓“琴岛”。而我国著名钢琴家徐斐平、殷承宗就来自“琴岛”。[10]在岛中,具备一所音乐学校和一家钢琴博物馆,福建指挥家郑小瑛也在此地创建了“爱乐乐团”,引入诸多全国性、国际性的音乐大赛;③钢琴文化在宁波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内外小有名气。可以说,钢琴文化已成为宁波特有的精神文化,其中融合了宁波儒商文化与浙东传统文化,为宁波历史名城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力量,也为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谱写了绚烂篇章。[11]
[参考文献]
[8]陈文红.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风格之演进[J].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6.
[9]张琳.戏曲音乐元素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当代戏剧,2011,(3).
[10]罗苗.20世纪中后期我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及风格演进[D].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2009.
[11]张慧.情与景的交融——中国钢琴音乐意境之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