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申请

霸拓资讯infomation

首页 > 霸拓资讯

张潇潇:“七平均律”研究综述4-4有关“七平均律 ”的其他研究 241202

2024-11-29

 “七平均律”研究综述4-4有关“七平均律 ”的其他研究

文/张潇潇(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三 、有关“七平均律 ”的其他研究

牛龙菲在《有关“七平均律”的问题》一文中,围绕“七平均律”的实质 、渊源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所谓‘七平均律’,并不真正‘平均’,它以‘七反’为其目的,在一定的‘调性逻辑框架 ’中,对某种类型的音阶进行移调演奏”③。所谓“七反”,即以“七平均律”的任一音为主音,在七个调性上反复演奏同一旋律,并认为这种七平均律是“‘中国上古四宫纪之以三的十二律吕’蜕化的产物,并广泛分布于中国 文化圈的周边地区”,是受“道家‘九还七反 ,八归六居’之‘七反’观念的影响”,因而作者提出建议—— 易“七平均律”为“七反律”,以消除因“七平均律”中 音律究竟“平均与否”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争执。

陈正生在《“七平均律”琐谈——兼及旧式均孔 曲笛制作与转调》一文中,从笛子两千多年的制作工艺,以及日本存留的我国隋唐时代尺八的制作与音律入手,认定我国民间使用的所谓“七平均律”至迟于魏晋时期就已被广为应用了,并与笛律相关。文章结合笛子翻七调的要领 ,以及旧式均孔笛的特 殊制作要求,断定“其律制绝非音程为 171.3音分 的七平均律”④。

以上三个方面,基本概括了现今学术界对“七平均律”的研究现状。同时,也 引发了笔者 的些许思考。前文的讨论中,不少学者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但多半仍停留在论证泰国律制、潮乐律制是不是“七平均律”的层面,而没有在否定之后,明确表态“七平均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律制,亦没有对这种律制的渊源、流传等做更为深刻而不是浅尝辄止的研究。

 

③牛龙菲:《有关“七平均律”的问题》,载《音乐艺术》l998年第2期,第6-13页。

④陈正生:《“七平均律”琐谈——兼及旧式均孔曲笛制作与转调》,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 26—28页

 

 

参考文献 :

[1]王光祈.王光祈文集:音乐卷[M].四川:巴蜀书社, 1992.

[2]缪天瑞.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饶文心.东南亚编锣乐器的乐律研究[J].音乐艺术, 1996,(3).

[4]李武华.关于亚非美各洲 民间音律的一种学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1).

[5]陈天国_广东民间音乐的七平均律[J]中国音乐,1981,(4).

[6]陈天 国.再谈潮州音 乐的七平均律[J].星海音乐学院 学报,1995,(1).

[7]唐朴林r’潮乐音阶探析[J].交响,1986,(1).

[8]陈威,郑诗敏.潮州乐律 不是七平均律[J].音乐研究, 1990,(2).

[9]陈应时.也谈潮乐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1).

[10]吴丽玲,陈天国.建国以来潮州音乐研究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3).

[11]牛龙菲.有关“七平均律”的问题佣.音乐艺术,1998,(2).

[12]陈正生.“七平均律”琐谈——兼及旧式均孔曲笛制作与转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