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申请

霸拓资讯infomation

首页 > 霸拓资讯

胡如意:浅析中国钢琴文化的渊源4-1钢琴的中国起源之路 241125

2024-11-22

浅析中国钢琴文化的渊源4-1钢琴的中国起源之路

文/胡如意(温州大学)

来源/ 《学术探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之所以出现在中国,可以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典型的“舶来品”。在19世纪上半期,西欧国家的钢琴音乐发展已步入浪漫主义时期,而此时,钢琴随着传教士与外国商人才刚刚走进中国。随着20世纪初期创办的新学堂,开设相关钢琴课程,不断深入理论教材,并聘请国外演奏家、钢琴教授等,再加上各种钢琴音乐会的举办,钢琴文化开始了中国的传播之旅,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

 

钢琴的中国起源之路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拜见了明朝皇帝朱翊钧,当时进献一台击弦古钢琴,而这台钢琴进宫之后,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命令四名太监向西班牙传教士庞迪学习钢琴的演奏方法,而四名太监历时一个月学会了《西琴曲意》的弹奏,再加上赞美之词,获取皇帝的开心。因此可以说,庞迪就是我国第一个外籍的古钢琴教师,而四名太监则是我国最早一批古钢琴学生,这也是我国史料上有关钢琴的最早记载。[2]

钢琴真正在我国获得一定社会地位,源自上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的开展,这也是我国在音乐道路上从未有过的一股潮流,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范围内。钢琴作为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乐器,在中国广泛应用起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深入渗透,人们对这一西洋乐器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钢琴文化在中国掀起一道狂潮。

著名的钢琴诗人肖邦,在钢琴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表达出深刻、高贵的钢琴语言,不仅在欧洲贵族中引起了深刻反响,同时中国西方文化艺术的知识分子也对此深感兴趣。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学习钢琴已经成为一种贵族的文化风气。这些钢琴爱好者,不仅深爱钢琴文化、钢琴音乐,而且深入探讨钢琴的精髓,甚至出国学习与深造,掌握有关钢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高潮技术,最终成为钢琴教育家及演奏家,为钢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贡献。[3]

 

[参考文献]

[1]曲歌.关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0,(5).

[2]牛春雨.全球化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8,(3).

[3]朱储炼,李娜.古琴与钢琴音乐及其文化渊源探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