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佳:从大清朝到新中国一一宁波大碶朱氏四辈三代调律师的故事-我的祖父朱根祥-调律桃李遍西北,子女无缘孙女继 240805
从大清朝到新中国
一一宁波大碶朱氏四辈三代调律师的故事
我的祖父朱根祥-调律桃李遍西北,子女无缘孙女继
文/朱蓓佳 (西安音乐学院)
来源/ 《弦准音纯 百年相承》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1958 年,宁波乡下的我父亲要上初中了,为了有个好的前途,祖父把他带到了西安来上初中。谁知那会特别忙,根本顾不上,三天两头出差支援兄弟院校,就错过了给报名的时间。无奈,只好去上了一个民办中学。可不到半年,学校被石油仪器厂吞并了,那里的学生一夜之间变成了学徒。祖父对此一无所知,等他出差回来,我父亲突然说说:“我们学校被石油仪器厂吞了,我现在成学徒了。”短暂的惊讶过后,祖父淡定地说:“挺好的,你先学着吧。反正你现在还小,等过几年我给你转回来,你跟我学钢琴。”两年后,文革开始,祖父被下乡改造,家里的事他再也管不了了。接着上海的姑姑,叔叔们 也纷纷上山下乡去了,祖父的孩子们最终没有一个传承他的手艺。
那几年的事情略过。祖父每到假期要去支援其他兄弟院校,在看到前来学习的学生们毕业后回去参加工作,当地无有钢琴维修技术人员。钢琴出现问题,只能眼巴巴的等着他来出差。为了解决这个现象,他在学校工作时收了很多徒弟,无私地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年轻人,为西北培养出了很多钢琴技师。
八十年代的一天,我家来了一个很帅气的叔叔,穿着大红色的羽绒服,蓝色的牛仔裤。在那个年代,时髦,时尚,潮流领军,就是说有点帅呆了。他就是现任陕西省音乐 家协会钢琴调律专业委员会会长黄勇先生。后来他常常和我聊起当年正式拜师的那天,在他师父家看见一个瘦瘦小小只比书桌高一点,躲在屋外探头探脑嘻嘻笑的我。
1981 年祖父退休,他回到上海和阿娘团聚。可是没过多久,西安音乐学院领导觉得还是离不开他,就又派人到上海去请。老爷子二话不说,走!这次不仅自己来了,还把退休在家的阿娘一起带到西安来了。若干年后,阿娘还调侃:“这老头子一说要做钢琴 跑得最快,把我也搭进来了。那个车间就在困觉的十米外都觉得远,最好呀,一睁开眼 睛,床铺边上就可以刨刨花,锯木头。真是从来都不停的老蜜蜂。”
随着祖父年事渐高,他看着曾祖父留下的一些工具,有些唏嘘。而我正逢初中毕业,从小我就觉得祖父的工作很有意思,也很喜欢。1987 年我正式的在西安音乐学院乐器厂钢琴维修车间当了一名学徒。现任中国乐器协会钢琴调律师分会副会长徐胜利老师比我早一年进门当学徒。至此,祖父说:“这是我最小的两个徒弟啦。谁要是想学调律,去跟我的那些大徒弟学吧。关门弟子收过啦。”
1997 年 1 月,祖父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我们永远失去了最敬爱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