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佳:从大清朝到新中国一一宁波大碶朱氏四辈三代调律师的故事-我的祖父朱根祥-提前出师的学徒 240304
从大清朝到新中国
一一宁波大碶朱氏四辈三代调律师的故事
我的祖父朱根祥-提前出师的学徒
文/朱蓓佳 (西安音乐学院)
来源/ 《弦准音纯 百年相承》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我的祖父朱根祥,出生于 1921 年,1936 年进入曾祖父所 在的罗班臣琴行当学徒。虽然有着父亲的照顾,学艺生涯看似 较其他学徒顺利,其实也相当艰苦。因为曾祖父一直对祖父说: “有我好,没我快!有我快,没我好! ”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才 能出师。一年半的时间,在同期学徒里祖父就第一个从加工零 件的工种升到了琴弦装配。祖父在学徒期间除了春节回乡,平 日里就没有出过厂门。其他学徒下班后可以去游游大上海,他则每天下班后去加练钢琴调律。祖父回忆起学徒时代:“英国人那里的技术都不教你的, 只叫你不停的做工。自己要特别用心才能学到技术。”在那个时候当学徒最少要当三年, 期间是没有薪水的。但是祖父不到两年就掌握了全面的钢琴制造修理技术。在别的琴行 工作的同乡居然开了工资跑来挖人。老板知晓了这件事,让祖父一周之内,独立装配完 成一整架钢琴的琴弦和零件并要调律。他要亲自检测,如果做到了合格,就让祖父出师 提前,可以跟师傅拿一样的薪水。祖父当然是做到啦!每次祖父跟我聊到这个,总会哈 哈大笑。 那会总装一架钢琴在厂里可以拿 11 块大洋。成熟师傅一个月能装 4 架。而曾
祖父拿的薪水是恒定的 65 大洋。有一天发薪水日,老板跟帐房算好帐后,笑嘻嘻的对 曾祖父说:“你儿子薪水比你多一块啦!”
1941 年前的日子还是比较惬意的,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上海的情况越来越糟。 曾祖父,祖父举家回到宁波大碶,一家子的生活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曾祖父名气较 大,宁波,扬州等地的钢琴用户还是会请他去,数量寥寥仅仅维持基本的生活。祖父从 小就学了钢琴制造调律,回到乡下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农田的活儿又不精通。用阿娘的 话来说:担担子担勿动。
1943 年,上海的局势貌似稳定,祖父又回到了上海。1943 年到 1952 年,先后在美 慧琴行、华兴琴行、永兴琴行等做钢琴调律师,并且自己组装制造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