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孝廉 徐守春 董瑾:木材-木材识别-在伐区和储木场识别木材 230724
木材识别-在伐区和储木场识别木材
文/ 邹孝廉 徐守春 董瑾
图文处理/ 梁锐祥(星海音乐学院)等
来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在伐区和储木场的木材主要是原条和原木。因此,木材识别时,主要是根据树皮和树干横切面上所表现的粗视特征。
(一)树皮的粗视特征
树皮是每一种树木的外部特征,识别时应注意观察树皮的外皮颜色,开裂情况与形态,剥落类型与结构等特征。抓住这些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是伐区和储木场识别木材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初学者容易人手得法之处。
(二)树干横切面的粗视特征
识别木材时,树干横切面的边、心材情况,年轮的明显程度,管孑L排列类型和管孔大小等为主要观察项目。在阔叶树中,对于木射线明显与否,木薄壁组织的形态也是应该注意的。在针叶树材中,是否具有树脂道也是重点识别项目。树脂道在现场不易看出时,可以利用树干横切面的外围(边材部分)是否有树脂圈。某些针叶树种新伐倒时,树脂容易分泌出来,形成澄清的油滴状,在陈材中,树脂形成了一种凝固的白色脂状物质,显露在边材部分,一般称它为树脂圈。这是某些针叶树种特有现象,如红松。
南方大部分储木场是剥皮原木到材,所以利用木材表面(木质部表面)特征来识别木材也是常用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木材的性质来帮助识别树种。如颜色的深浅,气味的香臭和浓淡,滋味的甜酸和苦涩,硬度的高低和重量的大小,木材纹理情况等;或者利用木材生长的一些特征,如树脂囊、轮生节等往往是某些树种所特有的。这些性质和特征对于现场识别木材都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