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杰:一代宗师施纳贝尔5-2 200824
一代宗师施纳贝尔5-2
文/朱贤杰(著名钢琴家、艺术评论家 霸拓艺术家顾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透过这些技术上的瑕疵,去真正地认识和欣赏施纳贝尔达到的境界呢?即使是他的同行,那些将技术上的完美看得比音乐内涵更为重要的钢琴家,对他的成就也觉得不可理解。我曾经问过国内一位同行,对于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的看法,他的反映是相当的冷淡。因此,当我读到《音乐爱好者》2002年第十二期上,里昂·弗莱什的访谈录中谈到施纳贝尔的那段话,自然重新引发了我对施氏的兴趣。弗莱什说:“我认为在二十世纪音乐表演艺术领域里有两位扭转乾坤的人物,一位是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另一位是钢琴大师阿图尔·施纳贝尔。正是他们确立了二十世纪的演奏理念,改变了十九世纪演奏传统所遗留的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弗莱什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说过相同意思的话,他说,施纳贝尔“大大改变了人们思考音乐的方式。他和托斯卡尼尼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对音乐表演艺术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施纳贝尔和托斯卡尼尼提倡忠于原著,但不是死板地照搬,而是有心有肉、热情洋溢地再创造,客观的原著是演奏之本。”
弗莱什如此一再地强调这一观点,当然不是仅仅出于一位学生对他的无与伦比的老师的赞美,而是宣告他的一种确定不移的信念。
据他同时代人的回忆,施纳贝尔是一个爱抽雪茄烟的矮个子,头颅硕大,身材壮实,手指粗短。从外表上看,他并没有钢琴家通常应有的气派,在键盘旁他的风度也不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李斯特以来,著名的钢琴家似乎都具有演员一般的外表,比如帕德雷夫斯基或者安东·鲁宾斯坦。许多浪漫派钢琴家都擅长肢体语言,会将双手高高扬起,鼻孔冒烟,双眼放电,让听众欢呼尖叫。但所有这些都与钢琴的“新学派”无涉。施纳贝尔从来不会让双手高高举起,从来不会摇头晃脑或者让眼睛仰视音乐厅的顶壁以获得“神性的启示”。当他演奏时,听众席里只是一片肃然,安静得犹如教堂。他的音乐会不是马戏团!在台上他很少笑容,他说:“我的信条之一是,教育者是负有责任的,而不是受教育者。”不管听众如何热烈,他从不返场加演。当被要求解释他为何拒绝加演时,他的回答是:“掌声只是收条,而不是账单。”但当他的音乐会结束,听众散场时,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心灵受到了洗涤。
施纳贝尔留下了大量的录音,最著名的便是贝多芬的全部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现在这种全集式的录音是普通的做法,但施纳贝尔是历史上第一位这样做的钢琴家。这套录音花去了他好几年的时间,从1931年到1935年。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有很多,但是第一位攀登者是永远被人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