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拯:谈钢琴基准音组调律的体会 3-2 191028
谈钢琴基准音组调律的体会3-2
文/杨拯(南京艺术学院)
资料提供/杨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二、钢琴十二平均律基准音组中相关音程拍频产生的原理
拍音是两个频率不同的简谐量相加而形成的周期性幅值变化而产生的。平均律四、五度,三、六度拍的产生,正如怀特先生(美)所说,它们是靠泛音的“吻合谐音”因为平均律的“不纯”所产生的“相位差异”所产生的,关于泛音的知识,一般的理论书上都有,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下面举例讲一下纯律纯五度的“吻合谐音”:
E | 2E | 3E | 4E | 5E | 6E | 7E | 8E | 9E | |
纯五度 | 82.5 | 165 | 247.5 | 330 | 412.5 | 495 | 577.5 | 660 HZ | |
A | 2A | 3A | 4A | 5A | 6A | 7A | 8A | 9A | |
55 | 110 | 165 | 220 | 275 | 330 | 385 | 440 | 495 HZ |
从上表可以看出纯律纯五度的冠音的第二、四、六等谐音分别与根音的第三、六、九等谐音产生了“吻合谐音”;同样的道理,纯四度的第三、六等谐音,分别与根音的第四、八等谐音为“吻合谐音”。但十二平均律各种音程的频率不像纯律那样呈简单的整数比,因此在纯律音程中原本存在的“吻合谐音”,在十二平均律的对应音程中却变得不吻合或很不吻合了。所以我们在调平均律时需要的拍是纯五度中的“根三冠二”或“根六冠四”;纯四度中的“根四冠三”。
三、十二平均律基准音组中四、五度,三、六度“拍”的主观听觉感受
平均律五度“下方”的拍(约三秒两拍)给人的感觉是“边缘”模糊不清,不容易听辨;而上部的拍(约一秒两拍)“线条”清晰,边缘明确,容易听辨。四度音拍的音色和五度音上部的拍的音色接近。在调律的时候耳朵需要仔细的进行分辨,这一点需要刻苦练习。
平均律四、五的拍有时候不是一触键就有的,根据实际的经验应该是触键后稍等一会,大约零点几秒后才产生拍,特别是五度“下方”的拍。拍频的持续在不同质量的钢琴上也具有不确定性,质量好的钢琴的四、五度、三、六度拍频衰减延续的时间要长一些。
六度的拍听起来更清晰,一触键就有拍,容易分辨。用三、六度进行调律时,难点就在于如何把握拍速,它渐快和渐慢都有其连续性,十二平均律中三、六度的拍速均匀向上渐快进行是绝对不可以打破的。三、六度,四、五度的拍速应该都是均匀向上渐快过渡的。
四、钢琴十二平均律基准音组中三、六度,四、五度拍音的感觉的练习方法
这里介绍两个方法听拍:一、听合成器或高档电子琴的基准音组拍频,你会准确的听到三、六度,四、五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固定拍速,这种感觉要牢牢的记在心里。二、把节拍器定义到每分种45拍,听三秒两拍是什么感觉。三、听计时器(钟表)的一秒钟是怎样的时间概念,这对于调四度、五度很重要。虽然我们从小就天天生活在时间的世界里,但是如果闭着眼睛自定义数六十秒,再睁开眼睛对照一下计时器,相信有较大数值误差的人不在少数。
对于三、六度,我们主要听的是一种“嗡嗡”叫的拍速感,如果感觉正确,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间听一下拍速,你就可以确认准确与否了。确定三、六度的理论拍速比较难,需要刻苦练习。五、调十二平均律基准音组时,首先要排除“基准音组”假拍的干扰,听真拍是如何一点一点产生变化的,耳朵要像雷达一样对真拍紧密跟踪
有的钢琴会在基准音组处产生假拍,这干扰了调律的正常进行,可以事先听一下假拍的频率、音色的特征,调律时始终不变的就是假拍,要明确“敌我”。对于高档的三角钢琴,因为泛音特别丰富,在调律时甚至会有一种“醉琴”的感觉,如果耳朵一不小心跟拍跟丢了,就会判断错误,把不需要的拍当成正确的拍,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基准音组“全盘皆输”。假拍和真拍的音色和音量是有显著区别的,要记住两者的特征,耳朵要像雷达跟踪飞机一样把正确的拍紧紧咬住,听拍速渐渐的变化直到需要的速度为止。在这里,“变化”两个字应当好好的体会,可以解释为匀速转动(扳手)听变化(拍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