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煜梅:回禀张炳勋前辈之中乐《自然律》与西乐《纯律》 190819
回禀张炳勋前辈之中乐《自然律》与西乐《纯律》
文/ 范煜梅
来源:同等重要古琴教室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昨天(190214)傍晚张炳勋前辈发来这篇《从中乐钢琴说开去》,谢谢前辈的鼓励。
张炳勋前辈在文中提出了《律》、《谱》、《琴》《赞》以及《后记》,我想就老人家提出的问题分成三次回禀。
先说一个微信名称来由:玄锝的姐。
玄锝是我弟弟的网名,但他患癌病逝了。他生前注册的微信“玄锝”由我延续使用。
这台中乐钢琴的设计原自我给弟弟搭建的创业平台,这个中乐钢琴刚设计好,不久他就离开人世了。所以,第一台中乐钢琴叫“玄锝琴”,献给我弟弟。
这十六七年,我一直客居北京专心写书,对父母亲、弟弟照顾甚少,等我把古琴的相关问题梳理清楚的时候,弟弟的癌症转移到肝脏,尽力挽救也没留住他的生命。
弟弟是我这一世的亲人,我在弟弟就在。这个“玄锝”微信、这台“玄锝”琴记载着曾经有个生命的痕迹。
谢谢作曲家张荐老师给玄锝琴做的合体图。
中乐钢琴是展现中乐特质的钢琴,每个键和倍半振动关系整体之间十二个键完全符合中国乐律学特质。
在中乐的范畴内,一个倍半关系的振动频率由十二个律吕点构成,这十二个律吕点被赋予了独立的由低到高顺序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乐的这十二个律点按产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六阳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阴吕(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对应到中乐钢琴键盘上白建就是阳律、黑键就是阴吕。
张炳勋前辈在《从中乐钢琴说开去·律》提到一个问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律只有三种《五度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张炳勋前辈说的这三种律确实真实存在,但这三种律属西乐范畴。
中乐钢琴只展示中乐特质,中乐有两种体系的律:三分律和自然律。
三分律可以与西乐的五度律、纯律、十二平均律横向比较,自然律独立存在。
大概在2016年底,重庆的杨婷琴友来北京跟我学《历代琴学资料选》的内容,我们一起拜访了《声学史》和《天潢真人朱载堉》的作者戴念祖老师。
我们请教戴老师的时候,讨论到三分律和自然律。戴老师用物理公式来验证三分律。
戴老师说:我们研究律学,都是要限定在同一条振动琴弦上来讨论。你说的自然律已经超过一条弦。
戴老师一句话说清楚了原有律学研究的范畴:同一条弦的振动物体长度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古琴弦上的自然律不在同一条弦上的研究范围,自然律需要十二条长度相同的振动物体来完成。
自然律的每条弦上只能产生两个正律和一个近似律,两个正律之间的关系是:
生律×3=被生律×2
自然律在十二条弦上完成十二律循环产生实例,所以仲吕复生黄钟正律。
对于西乐的五度律、纯律、十二平均律是否可以替换掉中乐的三分律、自然律,用古琴弦验证一次整体效果就能见分晓。把十二条古琴弦散音定在五度律的十二个半音上、把十二条古琴弦散音定在纯律的十二个半音上、把十二条古琴弦散音定在十二平均律的十二个半音上,推算测音每一条古琴弦上的二等分处(七徽泛音)振动频率、三等分处(五徽九徽泛音)振动频率、四等分处(四徽十徽泛音)振动频率是否可以达到同律名同振动频率相同(完全相同或倍半相同),如果做不到以上说法不能应用到音乐教材里。
我们同等重要古琴教室的师生2013年已经做完以上四种律制(五度律、纯律、十二平均律、三分律)的推算测音,并用琴谱进行模拟对照,印证了唐朝《乐书要录》、元朝《琴律发微》、明朝《律吕精义》、清朝《琴旨》、清朝《琴学内外篇》所论观点正确。
以下的《自然律结构图+注释》就是我们同等重要古琴教室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欢迎各位中乐爱好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