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力:钢琴听觉调律法辨析 7-5 解析黄智炜调律法 190225
钢琴听觉调律法辨析 7-5
文/姜力(广东韶关学院)
资料提供/姜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吴红江评】姜力老师的《钢琴听觉调律法辨析》是近年少有的从理论高度分析、阐述钢琴调律所涉及的十二平均律的文章。文章由人的听辨能力以及听拍可控度、听觉误差的许可范围及合理性听拍、调律法等基础知识讲起,从调律程序、检验手法、技术特点、问题探讨等4个方面入手,先后解析了四五度循环法、王林日本调律法、黄智炜调律法、【美】克里斯丁.劳费格伦调律法,并介绍了姜力老师自己的T-D 精确调律法。
文章针对目前国内某些同行鼓吹艺术个性、借花哨程序伪证音准的现状,指出:所谓“风格特点”不应该是平均律所具有的,由于它是一种等比律,因而所有同类音程、 和弦、调式等等在同一调性里都是同样性质的,即便是音程、和弦在不同音组里的拍频状况有不同,但其性质或色彩都没有明显变化……平均律不能有什么复杂特点,更不需要调出所谓的个性色彩,如果有了个性色彩那就意味着有了其他律制倾向。
这一振聋发聩的学术观点,对于大家学习、实践钢琴十二平均律调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几种典型调律法解析
3、美式调律法之一(选自黄智炜先生使用的一种调律法)
调律法分析
1、调律程序
属于分节式分律程序,第一节 A3-F3-D4-bB3,第二节 A3-E4、D4-G3-B3、G3-C4,第三节
bB3-#F3-#G3-#D4。
2、检验手法
第一小节看似单一生律,但它不是按循环顺序生律,而是生律自检后进行了阶段性的补
充检验,总体看除了程序六是纯五度单检外,其他均是多重检验,其中,一级检验有纯四、 纯五度检验 13 次,四四对检 1 次;二级检验的有大三度单检 2 次,三三对检 5 次,六六对
检 1 次,三六三对检 2 次、三级检验有音叉调始发音,同级大三度检验 1 次。总计:一级检
验 14 次,二级检验 10 次,三级检验 1 次。
从生律过程看,程序 1 是三级检验一级;程序 2、3、4 均为结构性的多重检验,是用二 级检验前 3 个一级;程序 5 是 1 个二级 1 个一级检验一级;程序 6 应属于单一检验,1 个一
级检验;程序 7 是用 1 个一级检验二级;程序 8 是 3 个二级 2 个一级检验一级;程序 9 是 1
个二级检验一级;程序 10 是一个二级检验一级;程序 11 是一个二级检验一级;程序 12 是
1 个二级来检验一级;程序 13 是 2 个一级检验一级;程序 14 为后续检验。
3、技术特点
第一,该调律法为了避免连续性的相生程序带来的较多误差,使用了分节式调律程序,各节之间有相对独立性; 第二,整体看检验法基本是运用的多重性检验,精确性有了较好的保障; 第三,每一节都用一个综合检验来进一步观察所生律的准确性,使得检验和纠正步骤简单,同时较好的防止了误差积累的增大和蔓延。
4、问题探讨
第一,在程序 5 中,由 A3 上行五度生 E4 律,它的第二种检验 bB3-D4 对照 C4-E4 是不 成立的,因为 C4 一律此前还没有确定。
第二,该调律法作为对第一节的验证运用了 F3-A3<F3-D4<bB3-D4 三六三检验,前两个 音程问题不大,关键是 bB3-D4 的拍频是 9.25 拍/秒(约 9.5 拍),从 F3-D4 的 8 拍到 9.5
拍是不容易比较的,尤其 0.5 拍的上下方必须有整数拍来参照才容易判定,但上方的 10 拍 较难把握,不容易参照,那么,bB3-D4 的 9.5 拍只能是单独以经验来确定了,前面讲过,9-10 拍/秒左右颗粒性稍差,逐步模糊、急促,听觉误差增大,用做单独生律或检验精确度较差, 所以这种检验会影响第一节的生律精度,第二节里的 G3-B3<G3-E4<C4-E4 也是同类情况。
第三,最后的整体检查较全面,但问题是一旦检验某处有问题可能就要将该节的步骤重 调一遍,比较费时,个人感觉律音的精确度最好在分律中及时验证解决为好。
第四,笔者感觉这类带有主观经验式的调律方法或是一种观念,这或许也代表了部分调 律师的观点:调律不必太追求频率和拍频数据的精确,那样会生硬死板,没有了自己的风格 特点.....。笔者认为不去过细的追求频率值有一定道理,但拍频的细腻是要追求的,因为 即便是一台优质钢琴,其中音区琴弦的非谐性还是存在,就是说频率对了而拍频可能有出入, 会影响音程乃至和弦的效果,关于弦的非谐性通过以下泛音频率对照表(图表选自沈阳音乐 学院邵申弘教授科研报告)即可明了:
所谓“风格特点”不应该是平均律所具有的,由于它是一种等比律,因而所有同类音程、 和弦、调式等等在同一调性里都是同样性质的,即便是音程、和弦在不同音组里的拍频状况有不同,但其性质或色彩都没有明显变化,个人观点,平均律不能有什么复杂特点,更不需要调出所谓的个性色彩,如果有了个性色彩那就意味着有了其他律制倾向。
原载《乐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