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杰:比赛这个话题 3-2 190114
比赛这个话题 3-2
文/朱贤杰(著名艺术评论家 霸拓艺术家顾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朱贤杰 先生
对于比赛,目前还是有许多方面的不满与指责。
通常的一项指责是比赛的不公正。
最近的一个事件是2013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国际钢琴大赛,它于当年12月16日落下帷幕时,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就读的韩国学生苏永安(So Jung Ann)高兴地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她的这种高兴没能持续很久,很快就被一些传言蒙上了阴影。因为,她在莫扎特音乐学院的老师,吉里洛夫(Pavel Gililov)正是该比赛的创始人之一、又是该届比赛评委会主席。一时间,选手因为与评委老师的裙带关系而获奖的说法沸沸扬扬。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2011年上一届贝多芬大赛夺冠的也是吉里洛夫门下弟子, 这使得人们怀疑:这次的冠军到底是如何来的?难到贝多芬大赛已经成了吉里洛夫的私人领地了吗?这些传言难免使得贝多芬大赛冠军的光环黯然失色。
其实古典音乐比赛的圈子本来就不大,有些人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拉抬自己学生和熟人的做法也时有所闻,一些比赛中不公正的现象早已引起选手们的注意,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2008年,乌克兰钢琴家奥尔加·莫娜克------她本人也是一位比赛获奖者-----在网络上发起了一个提案:“国际音乐比赛的透明化”。要求比赛评委公开打分或投票的记录。她认为,保持评委投票的秘密,会使得比赛“不必要地失去透明度”,而公开打分表,可以“不仅有助于防止偏袒和不公正的指责, 并且可以鼓励评委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客观公正地作出更周到的判断”,果真如此,有些评委可能会拒绝去那些需要公开打分表的比赛作评审。与莫娜克的提案相呼应的,还有2009年在“脸书”上开设的一个网页:“万名音乐家反对音乐比赛中的腐败”(10000 Musicians Against Corruption in Music Competitions)。矛头直指国际音乐比赛中的裙带关系与腐败行为,要求“每一轮比赛必须向大众公开,每一轮比赛必须有录音,录音必须由公众录制”。网页中的某些要求是合理的,并且已经被一些国际比赛主办方所采纳。而有一些,比如“除了决赛,每一轮比赛必须在幕布后面举行”这样的要求,因为担心恐怕会阻碍听众来比赛现场,还没有被采纳。该网页还要求,预选所需的CD或者DVD需要向公众公开,以免那些具备才华的选手不能入围。在网路上公开比赛的过程,能够监督评委的评审,做到真正选拔人才。作为对于此项要求的回应,现任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的主席,理查·罗德津斯基,参照了他多年来在范·克莱本比赛的经验,已经将“老柴”比赛的全过程放在网上直播。
笔者前几年曾经观察过德国爱特林根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发现该比赛的册子中,历届评委的名字,有许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评委席中老是那几个评委。笔者为此问过比赛组织者弗兰克先生,他的回答是,因为经费原因,不可能远程去邀请评委,只能就近邀请。“万名音乐家反对音乐比赛中的腐败”这个网页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诉求:每个比赛“评委会成员的轮换应该是强制性的,以避免到处是同样的评委成员。”
阿林克---阿格利奇基金会是比赛圈中的观察家与监督者,目前国际上数百个日内瓦国际比赛联盟承认的成员中,有120个属于阿林克基金会。日前它指名道姓地提出两位意大利评委的名字,他俩在过去10年中,每年坐在比赛评委席上的次数平均超过6次。它认为,任何人,如果意识到评审所需要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承认每年2-3次的评审已经足够。
对于比赛不公的一种普遍的批评,是评委带了自己的学生参赛。为了回应这种批评,2011年的“老柴”比赛邀请了国际上著名的钢琴家,而不是本土的钢琴教师。但是这个改进的举措依然招到人们的质疑。首先,11名评委全部是男性;而且,其中有7名评委属于“俄罗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因此,该届比赛的金奖给予了俄罗斯选手,几乎是在人们预料之中。
今年6月将在美国举行的“辛辛那提世界钢琴大赛“注意到了这种诉求。率先明文禁止评审团成员与参赛选手之间的任何关系:评审团成员的学生,无论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一律不能参加这个比赛,一旦被选为参赛选手,该选手就不能参加任何有评审团成员的大师班课程;在比赛期间,任何违反以及任何试图与评审团接触或交流的选手,有可能被取消参赛资格。如此严格的规定,是比赛艺术总监普拉特倡议的,这可能是首次在比赛中提出如此详细的举措,旨在消除裙带关系的弊端。
其实,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有些国际比赛早已作出类似的规定。笔者曾经有幸作为观察员或者评论员,亲历过几个比赛的全过程,每天与评委们在一起。据笔者的观察,一些比赛不但不允许有评委自己的选手参赛,而且规定不得讨论任何与比赛有关的事项,比赛结果全凭打分或者投票(现在采用投票制的比赛更多,因为更为公正)。可以称得上是很“干净”的比赛。可是,比赛结果往往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候一些很有个性和才华的选手没能够进入决赛。因为无论投票还是打分,评审结果都是评委们各种观点的一种“折中”或者平衡,最具个性的选手常常不能获得多数评委的认可。亚辛斯基有一次在决赛名单发布之后,对笔者说,他十分看好的一个选手没有入围决赛,他说这种情况在比赛时候经常发生,他告诉自己,不要愤怒。因为尽管他不满意评审结果,但是他尊重别人的选择。他要尊重民主的原则,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因此,即使是名声很好,很“干净”的比赛,有时候也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从这一方面说,比赛不可能有所谓绝对的公正。比赛圈里有一种说法:“如果有,那么就是你获得第一名的那次。”
与此相关的指责是比赛中的政治因素。一旦获奖与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挂钩,事情就变得复杂化。
《游艺黑白》的作者焦元溥在访谈中认为,1990年之后,不知为何,几乎所有的比赛都开始褪色。比赛越来越不公平,越来越政治化。而接受访谈的德国钢琴家弗格特说:他的老师卡默林“是很多比赛的评审,他很清楚比赛中的政治。这也是他当时完全不鼓励我参加里兹大赛的原因之一,因为评审中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帮他的学生护航。他觉得我根本没有机会。然而评审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有些人犯音乐上的错,有些人犯道德上的错。”
其实在1990年前,在一些比赛中政治早已介入。首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中,美国选手范·克莱本获得第一名需要前苏联元首赫鲁晓夫批准。而第二届比赛,据获得第二名的殷承宗说,为了排出名次,“决赛完评审吵到半夜两点,最后一直闹到克里姆林宫去,后来大概是为了拉拢英美的关系,所以才让奥格登和阿许肯纳齐并立第一,我和美国的史塔尔并列第二。后来中苏两国关系差到苏联竟然把我和刘诗昆的名字在大赛得奖名单上除掉,直到1986年才恢复。”
关于比赛评审政治化的最新的一次争议是发生在意大利的蒙扎(Monza)国际比赛。法国钢琴家帕斯考·罗热(Pascal Roge)在决赛之前退出了评委席,并且在博客上发表他的意见,他认为评委席上有3名意大利评委,加上2名“深受意大利影响的评委”,因此已经形成了多数,足以使得意大利选手获奖,而他喜欢的2名韩国选手与1名日本选手都没有获得他预想的奖项。他的退席引发了比赛组委会的一个声明,要求他为中途退席和在比赛结束前公开自己的看法,作出书面道歉,否则将会寻求法律途径,为比赛造成的损害追究责任。
原载《钢琴艺术》2015年第三期